吃帶有蛋黃的月餅時,就好奇中間的蛋黃是怎么進去的,蛋清去了哪里,好奇是有個種猜想,甚至懷疑中間的不是蛋黃,是人工制作的,后來吃到蛋黃酥,對這個就越來越好奇了,難道都是把雞蛋煮熟了放進去的呢?看了這些,今天終于知道蛋黃酥和月餅中間的蛋黃是怎么來的了,估計其他帶有蛋黃的美味都是這樣做的吧。
蛋黃月餅是中國傳統糕點之一,屬于月餅的一種,在中秋節各式月餅中較為有名。它具有配料考究、皮薄餡多、味美可口、不易破碎、便于攜帶等特點。 這種月餅,呈鼓形,邊稍鼓出,花紋和字跡清晰,形狀端正,不破皮,不露餡,邊角分明;邊緣呈象牙色,底面棕紅色;口味香甜,綿軟帶酥。
蛋黃酥是常見的漢族特色小吃。就跟蘇式月餅的做法有很多共通之處,就拿這個來練練手吧!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,我這款呢直接用的黃油,就除去了熬豬油的麻煩。
一筐筐的咸鴨蛋,都打到這個大盆里!
商家在做這些蛋黃月餅的時候,都要提前把這些咸鴨蛋的蛋黃挑出來,當數量差不多了就可以拿去腌制了;沒錯,還要加這個腌制的程序,而在自己做的雖然料也是很多,但是蛋黃沒有像他們去腌制, 所以有時候吃起來的口感就輸了。
再把蛋黃撈出來另外放。再放在筐子上面晾干!剩下的蛋清不會丟棄,可以用來做其他的糕點哦! 小編吃了這么多年的月餅,到現在才知道,這么多的蛋黃是這么來的!